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

【放下控制,才能真正自由】|瑜珈經 2.45Letting Go of Control | Yoga Sutra 2.45

 https://youtube.com/shorts/xIBsknWX7E8


samādhi-siddhir-īśvara-praṇidhānāt 「透過虔誠地皈依至尊意識,三摩地的完美得以成就。」 這節經文揭示了瑜伽修行中最溫暖而強大的路徑:神聖的友誼。它並非要求你放棄自我,而是邀請你將個體的努力,錨定在一個無限智慧和愛的源頭之上。從對抗走向順流,從獨行走向共舞。


當 Aparigraha 穩固,人能「記起」前世生命課題。瑜珈經 2.39

《瑜伽經》2.39告訴我們:不貪婪是溫柔的放手,帶來內在寶藏。從今天開始,試著放下一個執著,問問:「這能讓我更清醒嗎?」然後,帶著微笑繼續前行!

2025年10月25日 星期六

Svādhyāya — 自我研讀、反省、聖典研讀2.44

https://youtube.com/shorts/S4D7kbxCOd0
梵文原文 स्वाध्यायाद् इष्टदेवतासम्प्रयोगः svādhyāyād iṣṭa-devatā-samprayogaḥ Niyama 一共有五項:Svādhyāya,是瑜珈 Niyama 的第四支:自我研讀。」 1️⃣ Śauca — 淨化 / 清潔 2️⃣ Santoṣa — 知足 3️⃣ Tapas — 自我鍛煉、刻意練習 4️⃣ Svādhyāya — 自我研讀、反省、聖典研讀 5️⃣ Īśvara-praṇidhāna — 奉獻、自我交託於更高智慧 為何自學啟發智慧:Svadhyaya(自學),Niyama的第四支,指透過閱讀經典(如《瑜伽經》)、反思或冥想,探索自我與真理。Patanjali教導,自學淨化心智,超越表面慾望,連結內在智慧與神聖本質。每日5分鐘閱讀或內省即可點亮心靈明燈。
「💡 如果喜歡本影片 請 訂閱頻道(🔔 開啟小鈴鐺)將愛分享給您的家人及朋友們.!」 加入社交媒體與課程連結: 「📌 追蹤 Facebook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ewlifeyogacenter Blogger: https://newlifeyoga.blogspot.com/   Spotify: https://creators.spotify.com/pod/dashboard/home

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

🔥Brahmacharya 節慾|為什麼頂尖成功者都懂能量管理?|Dada說瑜伽

橋式(Setu Bandha Sarvāṅgāsana)

 https://youtube.com/shorts/NVASe9NmteU?si=wtNZ82z91dnbzO-s


神話連結:『攪拌乳海』(Samudra Manthan)

  • 在印度史詩中,眾神(Devas)與阿修羅(Asuras)為了獲得不死甘露(Amrita),決定合作攪拌乳海。

  • 他們以曼陀羅山(Mount Mandara)作為攪拌棒,蛇王瓦蘇基(Vasuki)作為攪拌繩。

  • 然而,山基不穩,即將沉入海底。這時,毗濕奴神(Vishnu)化身為龜王俱利摩(Kurma),以其堅不可摧的龜背,潛入海底,頂住了曼陀羅山,成為了攪拌的基石。

  • 沒有龜王的支撐,整個創世工程都將失敗。

哲學象徵 在《奧義書》中,「橋」(Setu)被視為「通往永恆自我之橋」(Mundaka Upanishad 2.2.3)。在修行層面上,練習橋式時胸腔打開、喉輪與心輪受到刺激,象徵情感與真理流動的通道。它不只是身體的後彎,更是從人我界限通往真我連結的內在修橋行動。

兒童式(Balasana)

https://youtube.com/shorts/sjAuj1ZkNyQ?si=RIdH1gV4pcpTZ713   兒童式(Balasana),梵文源自「bala」(兒童)與「asana」(姿勢),反映出類似孩童休息或胎兒蜷曲的姿勢。 這是各種瑜伽風格中的基礎恢復式體位,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