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

畢業不代表必須離開,你可以選擇留下,成為別人的光。

 https://youtube.com/shorts/tTFY9BlJGNA?si=bYeagAt7iPsNkSz7



畢業不代表必須離開,你可以選擇留下,成為別人的光。Dada 說瑜珈2.22

ad-anya-sādhāraṇatvāt (तदन्यसाधारणत्वात):因與他者的共通性,指被觀之物對其他人仍有作用。 這句話的意思是:「對於已完成任務的解脫者,被觀之物看似消失,但對未解脫者,它依然存在。」帕坦伽利告訴我們,解脫後的世界會因人而異。 帕坦伽利告訴我們—— 當一個人完全解脫時,他已經不再需要透過世界來學功課。 對他而言,世界的意義已經完成,就像畢業生不再需要回到課堂。 但這個世界並不會因為他畢業而消失,因為還有很多人在這裡修煉、學習。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大師雖已「功課結束」,仍會在世界上繼續生活——他們不是被困住,而是選擇留下,幫助其他「同學」。

OM OM OM

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

整個世界,都只是為了幫你成長。Dada說瑜珈 2.21


在《瑜珈經》2.21,帕坦伽利丟出一個驚人的觀點: 「所有發生在你生命中的事,唯一的目的,就是幫你成長,讓你解脫。」 今天,我們要拆解這句話的深意,並教你用日常生活的每一次遭遇,成為修行的養分。

OM OM OM

2025年8月10日 星期日

這一節就是在說:你是「觀看混亂」的那個,不是混亂本身。

 https://youtube.com/shorts/xpbHOWv9_2w?feature=share



🎯 你不是你的念頭!瑜伽揭開「真正的你」是誰|重返瑜珈經 2.20


在《瑜珈經》2.20中,帕坦伽利告訴我們:「見者,雖然純淨,卻慣於透過心識看世界。」 這代表你並不是你的念頭、情緒或故事,而是那個觀照它們的「純粹覺知」。 在這集 podcast 中,Dada 會用生活例子與瑜珈練習,幫你分清「你」與「心的內容」,讓你不再被念頭和情緒綁架。 🧘‍♂️ 本集亮點: 什麼是「見者」(draṣṭā)? 為什麼它雖純淨卻被心識影響? 生活中如何分辨「我」與「我的念頭」 三個瑜珈療法練習,讓你回到純粹的觀照 🎧 適合聽的時刻: 晨間靜坐、睡前放鬆、心情被影響時 「💡 如果喜歡本影片 請 訂閱頻道(🔔 開啟小鈴鐺)將愛分享給您的家人及朋友們.!」


半蓮花坐姿Arda Padamasa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