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amaste dear yogis:
2.1是**《瑜伽經》第二章「修習篇」(Sādhana Pāda)的開場,
這章節的能量跟第一章很不一樣:從高遠的冥想境界,轉到更實際可操作的修行方法**。
第二章1節(2.1)原文大意是:
Tapas (苦行/熱忱的自我鍛鍊)、Svādhyāya (自我學習/誦讀經文)、Īśvara Praṇidhāna (奉獻於神/更高意識)——這三者,就是瑜伽行者超越痛苦的實修之路。
簡單來說,2.1是在告訴我們:「你想真正減少痛苦?那就從這三件事做起。」
而這一節,同時也是後面「八支瑜伽(Ashtanga Yoga)」的大鋪墊!
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候?
當痛苦出現時,我們急著逃避、想要解決、想要忘記……
但《瑜伽經》說,真正穿越痛苦,不是靠逃,而是靠——練習。
📜 2.1 經文|克里亞瑜伽的行動之路
梵文:
tapaḥ-svādhyāya-īśvara-praṇidhānāni kriyā-yogaḥ
直譯:
「苦行(tapaḥ)、自學(svādhyāya)、奉獻於神(īśvara-praṇidhānāni)構成克里亞瑜伽(kriyā-yogaḥ)。」
專業解釋:
「克里亞瑜伽(kriyā-yoga,行動瑜伽)是修行的入門,包含三要素:苦行(tapaḥ,透過紀律淨化身心)、自學(svādhyāya,研讀經典或內省以澄清心識)、奉獻於神(īśvara-praṇidhānāni,放下自我,交託更高力量)。這些實踐幫助減少心靈障礙,引導行者朝三摩地邁進。」
▸ 例子: 像每天清晨整理房間,透過規律、反思和信任,讓內外保持清淨。
🧠 拆解|從終極自由到日常修行
▸ 1.51回顧: 無種子三摩地是心識的終極解脫,無任何依附。
▸ 2.1進階: 2.1提供具體方法——克里亞瑜伽,讓1.51的境界從理想化為日常實踐,透過苦行、自學、奉獻逐步淨化心識。
▸ 簡單例子: 像每天練5分鐘瑜伽(苦行)、讀一句箴言(自學)、靜默感恩(奉獻),讓心更平穩。
💡 心法:
「行動淨心,自由從日常開始。」
🌟 實戰練習|啟動克里亞瑜伽
1️⃣ 每天5分鐘專注呼吸(苦行),淨化身心。
2️⃣ 讀一句瑜伽經或寫下反思(自學),澄清內心。
3️⃣ 靜坐時放下控制,交託平靜(奉獻)。
🚶♂️ 對比|1.50 vs 1.51 vs 2.1
|
1.50 智慧痕跡 |
1.51 無種子 |
2.1 克里亞瑜伽 |
|
|
狀態 |
真相淨化心識 |
心無任何依附 |
行動淨化心識 |
|
比喻 |
清流沖走泥沙 |
湖面無漣漪 |
整理房間 |
🌿 生活應用|晨起時試試
晨起時整理床鋪(苦行),讀一句箴言(自學),靜默感恩(奉獻),讓一天從清新開始。
🔮 下集|2.2預告
「克里亞瑜伽如何掃除心靈障礙?
下次聊它怎麼加速你到三摩地!」
▸ 訂閱追蹤,踏上修行新旅程!
Namaste! 🌟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