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

這部位不補強,瑜珈做越久腰越痛...

你瑜珈練得夠久、夠柔軟,但為什麼腰還是痠? 不是你練不夠,是你練不到。 這個簡單動作,能有效補足瑜珈人最容易失衡的核心區塊: ✅ 髂腰肌 ✅ 腹斜肌 ✅ 腹橫肌(深層穩定核心) 柔軟很好,但不等於穩定。 👉 練瑜珈不補這幾塊,遲早腰痛找上門! 這個動作鍛鍊的不是表層腹肌,而是: 髂腰肌(Iliopsoas) 腹斜肌(Obliques) 腹橫肌(Transverse abdominis) 👉 對腰椎穩定、骨盆控制、核心啟動至關重要, 是瑜珈練習中最容易忽略卻最該補強的區域! 「💡 如果喜歡本影片 請 訂閱頻道(🔔 開啟小鈴鐺)將愛分享給您的家人及朋友們.!」 加入社交媒體與課程連結: 「📌 追蹤 Facebook:   / newlifeyogacenter   Blogger: https://newlifeyoga.blogspot.com/   Spotify: https://creators.spotify.com/pod/dash...

2025年5月27日 星期二

早晨10分鐘瑜珈呼吸|火呼吸×風箱式|甦醒大腦與能量(0527清晨練習) 10-Min Morning Yoga Breathing|Kapalabhati × Bhastrika to Wake Up Mind & Energy




YT 影音引導練習: https://youtu.be/42MgtbZgnw8

早晨10分鐘瑜珈呼吸|火呼吸×風箱式|甦醒大腦與能量(0527清晨練習)
10-Min Morning Yoga Breathing|Kapalabhati × Bhastrika to Wake Up Mind & Energy


🧘‍♂️ 一、呼吸法來源 / Origins

🔹Kapalabhati(火呼吸 / Skull Shining Breath)
來自哈達瑜伽古典經典《哈達瑜伽秘笈》(Hatha Yoga Pradipika)第四章。

From: Hatha Yoga Pradipika, Chapter 4 — a classic yogic cleansing technique.

🔹Bhastrika(風箱式呼吸 / Bellows Breath)
同樣源於《哈達瑜伽秘笈》,強化內在火力的呼吸法。

From: Hatha Yoga Pradipika — used to kindle internal energy.


🌿 二、益處 / Benefits

✔ 活化呼吸系統,增進肺部容量
✔ 刺激交感神經,喚醒頭腦與身體
✔ 清除體內淤積的惰性與倦怠感
✔ 有助於提升專注力、改善情緒

✔ Activates the respiratory system, increases lung capacity
✔ Stimulates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— energizing body & mind
✔ Burns away mental fog and sluggishness
✔ Enhances focus, uplifts mood


🧍‍♀️ 三、適合族群 / Suitable For

✅ 清晨缺乏動力的人
✅ 想提升專注、提神醒腦者
✅ 正在進行身心淨化者(如斷食、排毒)

✅ Those who feel sluggish in the morning
✅ Anyone needing focus or energy boost
✅ Practitioners in detox, fasting, or inner cleansing


⚠️ 四、注意事項與禁忌 / Precautions & Contraindications

🚫 孕婦、經期女性不建議練習
🚫 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腦中風病史者請避免
🚫 消化道潰瘍、胃食道逆流者應避開 Kapalabhati
🚫 請空腹練習,勿在飯後或極度疲憊時進行

🚫 Not suitable for: pregnant women, menstruating, those with high BP, heart disease, stroke history
🚫 Avoid Kapalabhati if you have ulcers or GERD
🚫 Always practice on an empty stomach


⏰ 五、最佳練習時間 / Best Time to Practice

🌞 清晨起床後(空腹)最佳
🪷 冥想或靜坐前的準備練習
🌬️ 室內空氣流通的寧靜環境

🌞 Ideally in the early morning, on an empty stomach
🧘 Perfect before meditation or stillness practices
💨 Choose a quiet, well-ventilated space


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

「心亂的元兇?Dada揭《瑜伽經》2.3五障礙」

2.3「煩惱是修行路上的垃圾?

帕坦伽利在2.3節要顛覆你的認知——

這些『心靈病原體』,其實是覺醒的『原材料』。

解鎖《瑜伽經》最實用的『煩惱使用說明書』。」

《瑜伽經》2.3:

अविद्यास्मितारागद्वेषाभिनिवेशाः क्लेशाः॥

avidyā-asmitā-rāga-dveṣa-abhiniveśāḥ kleśāḥ

🪶 譯文(初步):

「無明、自我執著、貪著、厭惡與對死亡的恐懼,是五種煩惱的根本。」

1. Kleśāḥ(煩惱):

o 詞源為「kliś」,意指「擾亂、扭曲、折磨」。

o 它不是指一般情緒,而是指讓心靈失去清澈的根本染污。

2. 五大煩惱細解:

o Avidyā(無明):將非永恆視為永恆、將非我當作我,顛倒認知。

o Asmitā(我慢 / 自我執著):認為「我就是這個想法、這個身份」,無法鬆動。

o Rāga(貪著):對愉悅的記憶執念不放,期待重現。

o Dveṣa(厭惡):對痛苦的經驗排斥抗拒,產生逃避或攻擊。

o Abhiniveśaḥ(求生執 / 對死亡的恐懼):即便智者亦難逃,與存在的本能性恐懼有關。

👉 這五種 Kleśā 並不是道德批判,而是心靈運作中「持續扭曲感知」的根本力量。

🪷【生活化例子】

比如你一直重複陷入某種關係的模式——想靠近又害怕失去;或是總覺得自己不夠好,卻又捨不得放下那個「努力證明自己」的我。

又或者,遇到痛苦時,你一邊逃避、一邊又執著於「為什麼是我這麼苦」的那種念頭……這些都不是你有問題,而是「Kleśā 在作祟」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

✅ 倒著踮腳走的好處(青年/熟齡者)還給你一雙年輕的腳和心臟.

  倒著踮腳走的好處(針對熟齡者)還給你一雙年輕的腳肌.

 

初練習者關鍵提醒

1.     速度設定:建議從0.5-1.5 km/h開始,倒走時可稍慢於正走。

2.     扶手使用:初期單手輕扶,進階後放開但保持手靠近感應區。

3.     交替頻率:每30秒正/倒交替,避免頭暈(前庭功能較弱者可縮短至15秒)。

禁忌族群(不建議嘗試)

  1. 近期有跌倒史或重度平衡障礙者
    此訓練挑戰平衡,若無協助風險高。
  2. 腳踝、膝蓋或髖關節近期手術/受傷未癒者
    若尚未完全恢復,容易再度受傷。
  3. 嚴重足底筋膜炎、阿基里斯腱炎患者
    會加重腳底與跟腱負荷,可能引發疼痛惡化。
  4. 重度骨質疏鬆者
    若跌倒,骨折風險極高。
  5. 患有中重度視力障礙或空間感失調者
    倒退走依賴視覺與空間辨識,易造成意外。

4.  ️ **倒走+踮腳** 結合了小腿肌力、核心穩定、和本體感覺訓練,
適合: 
- 想提升平衡力的跑者 
- 強化踝關節穩定性(籃球、羽球玩家必試) 
- 厭倦普通有氧的健身房叛逆者 
 

安全提醒: 
1. 速度建議<3km/h,手扶欄杆適應後再放開 
2. 若腳踝曾受傷,先做基礎提踵練習 
3. 核心全程收緊!否則下背會抗議 
 
5

1. 改善平衡感與防跌倒能力

  • 倒退行走本身就會訓練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)與前庭系統
  • 加上「踮腳」行走,能強化腳踝穩定與前腳掌的肌力控制,幫助長者在不平路面上站得更穩。
  • 根據研究,倒退走能顯著改善老年人步態穩定與反應時間,有效降低跌倒風險。

2. 強化脛前肌與小腿肌,保護膝蓋

  • 熟齡者常見的膝蓋退化與疼痛,與脛前肌無力、膝蓋控制差有關。
  • 倒走會大量啟動脛前肌,協助膝蓋吸震並改善步態。
  • 踮腳走則活化小腿後側,讓整個小腿肌群更平衡,減少膝蓋過度代償。

3. 訓練神經-肌肉協調,刺激大腦認知

  • 正走與倒走的切換是一種「雙向導航」的神經訓練,有助於大腦與身體間的溝通。
  • 可提升反應速度、空間感知與動作靈活度,對預防認知退化與阿茲海默症有間接幫助(尤其在需要記住動作順序的情境下)。

4. 促進血液循環與腳部健康

  • 踮腳走促進足底循環與肌肉泵功能,有助於緩解靜脈回流差與腿部腫脹(長者常見問題)。
  • 同時可溫和刺激足底神經末梢,提升腳部敏感度與反應力。

5. 有趣、簡單、安全的室內訓練方式

  • 使用慢速跑步機提供穩定節奏與可控風險,尤其對不敢戶外運動的長者,是一種安全的變化式行走訓練。

從低速開始,隨時抓緊扶手,避免摔倒。或是從平地開始練習.

  • 若有腳踝或膝蓋問題,建議先諮詢專業教練或相關治療師。
  • 初次嘗試可能感到小腿痠痛,建議循序漸進。

 

 

OM OM OM

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

來聽Dada說瑜珈 - 帕坦伽利的修行雙翼:三摩地培育 × 煩惱削弱|《瑜伽經》2.2

「三摩地與減煩惱不是兩件事—— 當你專注修習時,煩惱自然削弱; 當煩惱減少時,三摩地自然增長。」 「💡 如果喜歡本影片 請 訂閱頻道(🔔 開啟小鈴鐺)將愛分享給您的家人及朋友們.!」 加入社交媒體與課程連結: 「📌 追蹤 Facebook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ewlifeyogacenter Blogger: https://newlifeyoga.blogspot.com/   Spotify: https://creators.spotify.com/pod/dashboard/home

半蓮花坐姿Arda Padamasa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