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46
「如果連『我正在冥想』的念頭都是一種障礙,那真正的三摩地是什麼狀態?」
上集我們衝進1.45的「什麼都沒了」——從呼吸到無,連「細微」這想法都丟掉(1.45)。
🔥 關鍵步驟:
▸ 1.44 → 用腦子看細微,再融入它
▸ 1.45 → 連融入的感覺都放手,什麼都不剩
今天,1.46要帶我們到終極站:無種子三摩地,心的「零點模式」!
梵文:
tā eva sabījaḥ samādhiḥ
白話翻譯:
「前面說的那些三摩地(有尋、無尋、有微觀、無微觀),都還是有『種子』的,
意思是心裡還有個東西在抓著。」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🧠 拆解|從有種子到無種子
🍵 1.45回顧:喝湯的最後一步
▸ 你放下湯匙(有微觀)、融入湯的味道(無微觀),
▸ 最後連「湯」「我」都沒了,只剩一片平靜——但這平靜還是個「東西」。
🌱 1.46進階:連平靜都不抓
▸ 有種子(Sabīja) → 前面1.44、1.45的專注,心裡還有個目標(比如呼吸、平靜)。
▸ 無種子(Nirbīja) → 連「我要平靜」這念頭都扔了,心像關機一樣,完全沒東西跑出來。
▸ 比如:
- 1.45是洗碗時忘了碗,只剩流動的輕鬆;
- 1.46是連「輕鬆」這感覺都不在意,像空房間沒人住。
💡 簡單心法:
「1.45讓你丟掉湯碗,
1.46連『丟』這動作都不要,
心直接安靜到沒聲音。」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🌟 實戰練習|試著什麼都不抓
🚶♂️ 兩招對比|1.45 vs 1.46
怎麼比 1.45 什麼都沒了 1.46 無種子
心裡有啥 平靜、輕鬆的感覺 連感覺都沒了
我在幹嘛 「我很靜」 「誰在靜?」沒答案
像什麼 洗碗後一片輕鬆 連輕鬆都關燈了
🍵 生活小技巧|吃飯時試試
▸ 1.45:吃飯時忘了筷子、碗,只剩味道的舒服
▸ 1.46:連「舒服」都不想,心像吃完飯後的空桌子
→ 1.45是「融入當下」,1.46是「連當下都不留」!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🔮 下集|1.47預告
「無種子三摩地開啟後,
心會變得像鑽石一樣亮——
下次聊怎麼用這亮光照生活!」
▸ 訂閱追蹤,下次一起點亮內在!
▸ 💬 小問題: 你有沒有發呆時,忽然什麼都不想,超安靜?
「你是否有過『忘記自己在冥想』的體驗?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!」
🔔 訂閱提醒
如果你想探索「無種子三摩地」(Nirbīja Samādhi),別忘了訂閱並開啟小鈴鐺!
🌈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